婬欲是修行的障碍

中国古时候,男女婚配是为人伦、为传宗接代、为家族幸福;现代的社会,自由开放,男女平等,许多人不顾伦理道德,胆敢胡作妄为,造作婬欲之恶。造作婬欲之恶,你决定逃不过因果定律!小的祸害,是你家里面的女眷会遭许许多多是非;大的祸害,甚至于造成国破家亡。在中国古代,许多国家的灭亡,都是因贪爱婬欲而引起的,殷纣王是个例子,周幽王是个例子。殷纣王爱妲己,周幽王爱褒姒,都是因宠爱妃子而亡国。贪图女色,贪爱婬欲,这是他亡国真正的因素。

修道的人道业不能成就,被毁掉的第一个因素也是在贪“色”,其次才是名利。所以,名利之危害,没有贪色来得严重,这是特别要注意的。我们要修道,如果这个不能放下,道业决定不能成就,三界决定没法子出去。世间法里,如果这个不能放下,家庭决定不美满、事业决定失败。

佛在经上说,一切罪业里面,最重之罪无过于杀生;对于修道最大的障碍,无过于婬欲,所以这是两大严重的障碍,我们要知道。婬欲,这是六道众生最难断的,最难断也得断!《楞严经》上讲,“婬欲不断,轮回就不能出去”,我们要修道,要超越轮回,婬欲非断不可!

老法师法语:从“不邪婬”着手

1 佛给我们说,“婬欲”这个念头里面是愚痴心,六道众生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就一定要断婬。

2 “断婬”有狭义、有广义两个意思,狭义是男女的婬欲,广义是凡是任何事物过分都叫“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离不开“财色名食睡”,但是你要是享受过分,都叫做“婬”,都产生了障碍。

3 “不婬欲”,这是六道众生里头最难断的;最难,也要断!佛在经上说得很好,“爱不重,不生娑婆”,这个“爱”是男女的情爱。所以只要有爱欲,就有六道生死轮回。

4 “不婬欲”这一条要特别提醒同修们,六道众生为什么会在六道搞轮回?第一个因素就是“婬欲”,《楞严经》上讲的,“婬欲不断,轮回就不能出去”。

5 当然轮回的因素很多,哪个因素算第一?爱欲。所以佛制定戒律,出家戒这个摆在第一条。所以诸位要记住,“爱欲”是六道生死轮回的第一个因素。

6 在家戒是把“不杀生”摆在第一条,为什么?你没有意思出三界,那不杀生就非常重要。为什么说非常重要?可以不堕恶道。不堕恶道,你来生还能得三善道。

7 如果想出三界,想了生死出轮回,那就不一样了,那就要把“不婬欲”摆在第一条,你才能够永断生死根本,出离六道轮回。所以这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决定不能够迷惑。

8 “不婬欲”,在家居士是从“不邪婬”着手,最后也要到“不婬欲”,你才能圆满功德!

老法师:婬欲有没有想到要杀自己的后代

这个时代为什么这么乱?我刚才看了陈静瑜居士的一篇文字,讲到堕胎。卫生组织最保守的报告,全世界堕胎,一年五千万人,两年就一个亿。第二次大战打了四年,五年结束了,死伤的人数总共是五千万。现在堕胎,这是杀人,一年就五千万,等于二次世界大战死伤的总数,这个世界怎么能没有灾难?

我看了这篇我想到,今天世界会有最严重的灾难,第一个原因就是堕胎,堕胎是杀人,这个罪比什么都重。不是杀别人,杀自己的儿女,哪有没有报应的道理!最近这几年,我们常常看到天空当中乌烟瘴气,灰突突的,那是什么原因?那是那些婴灵的怨气。这个事情不得了,有没有办法改善?没有办法。

为什么没有办法?人心教坏了。二次大战之后,全世界教育教的是什么?肩负起教育工作的人是电视台、是网络、是电影,这些文艺工作者。天天都在教杀盗婬妄,把整个人心全教坏了,都以为这是正常的,不再相信因果,不再相信报应。报应临头,后悔莫及,这还得了!

我们常常会想起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万恶婬为首,百善孝为先」。婬欲有没有想到要杀自己的后代,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谁敢干?因果教育重要!相信因果教育的人决定不敢干这个事情,为什么?这要杀人的,杀的是个无辜的人,而且是自己亲人。

 
道人之善,不扬人之恶 学佛修行

道人之善,不扬人之恶

《弟子规》上有,「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外头人有没有善恶?没有,善恶是你自己起心动念,你自己不起心不动念,外面境界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对立,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真正修行人看到别人善,立...
【极乐世界】西方净土-为什么叫极乐世界 学佛修行

【极乐世界】西方净土-为什么叫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在阿弥陀佛成佛前,广发大愿,建立一个安乐净土接引、度化众生。成佛后阿弥陀佛成就的国土就被称为极乐世界。 《佛说阿弥陀经》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
忏悔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 学佛修行

忏悔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

聪明人、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反省。反省裡头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过失,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过失,有过失赶紧改过来,明天不要再犯,那叫真忏悔,忏悔不是形式。这是早年...
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 学佛修行

心里想什么就现什么

佛家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诸佛如来觉悟了,悟的就是这桩事情,凡夫迷了,也是迷这桩事情。可是事实真相这里头没有迷悟,迷悟在人,悟了的人我们称他作佛菩萨,迷了的人我们称他作凡夫。可是,觉与迷受用不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