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马伊琍离婚,我们拼命追求的幸福为什么得不到?

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
管理员
2782
文章
2
粉丝
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

这几天,一直上热搜榜的是文章马伊琍分手,双宋离婚,相恋四年的另外两位明星分手了,结婚十年的某女明星含泪离婚了等等,出现这么多的新闻,还是令很多人惊愕,甚至表示不敢再相信爱情。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恰逢其会,猝不及防。

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这世间的红男绿女,聊不来,处不来,越过越累,爱到最后,都只能选择分开。

说不上是谁的错,但有的人就是不合适,很无奈。

也许是,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其实与此同时,世界的各个角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发生,而我们身边的人还是会热衷于谈论“爱情”这个话题。

1.如胶似漆的感情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非常执着、非常在乎,感情如胶似漆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另一个人的心。稍有不遂,便会生不如死;

当有一天两人分手、形同陌路,根本没有感情的时候,无论一个人发生任何事,也不会对另外一个人产生影响,更不会让他痛不欲生。

如果死抱着强烈的执着不放,就一定会产生极大的伤害与痛苦。这个伤害与痛苦,还将远远超过它当初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2.有漏皆苦

释迦牟尼佛除了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以外,还说了“有漏皆苦”——这个世界是痛苦的。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所以认为佛教很悲观、很消极。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佛说的痛苦有三种:

一个就是“苦苦”,这是大家公认的痛苦,比如生病、贫穷、死亡等等。

另外一个叫做“变苦”,变化的痛苦。是指虽然暂时拥有很好的生活环境,感觉不到痛苦,但如果有一天离开这种生活,没有优裕的生活条件以后,那时所感受的痛苦比普通人的痛苦还要强烈,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原来的生活。

3.更深细的行苦

“行苦”是更细微的痛苦。

《中观四百论》中讲得非常清楚:“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世界上有两种痛苦,社会底层的人往往是身体上的痛苦——吃不饱,穿不暖,还有体力劳动所导致的疲乏;上层的人就有精神上的各种痛苦,这两个痛苦每天都在折磨全人类。

佛永远不会否定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短暂、相对的幸福和快乐。

但佛认为,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用“幸福”这两个字来形容不太恰当,所以我们要力争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4.幸福,来自于心灵

当我们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如果有一天自己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住上别墅,开上名车,戴上名表,穿上名牌衣服,那我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发财了,家财万贯、应有尽有,我们是不是真的像自己当初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呢?

也许在头一两年的时间中,我们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幸福。

但这种幸福感不会往上走,反而会往下滑,当幸福感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慢慢消失,两三年以后,这种满足感已经找不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痛苦又会产生。

5.拼命地去追求

我们错误地认为:所有的痛苦与幸福,都是外在的东西带来的,所以我们拼命地去揽权揽财、追逐美色,一直都在往外追求。

但金钱和名声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为了挣钱、为了夺名,人类不惜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青春,都投入到工作当中,破坏环境、消耗能源,尔虞我诈、互相算计,却没有警觉到,其实幸福与痛苦,都来自于心灵深处。

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得当,所以我们得不到幸福。如果这样都得不到幸福,那我们又何苦呢?

 
受持读诵 为人演说 学佛修行

受持读诵 为人演说

佛对于一切众生示现清净不染,现身说法。他常常教导我们,学习要「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佛在经论上不晓得讲了多少千遍万遍。我们对经文记不住,这句话能记住,为什么?遍数太多了。学佛怎么学?就是这样学...
净土法师:婬与杀的关系 学佛修行

净土法师:婬与杀的关系

【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杀、盗、婬,婬最容易犯,也最可怕,它跟杀有分不开的关系。这个罪过,婬再加上杀,就是无间地狱。...
为什么说恶语有非常非常严重的罪过? 学佛修行

为什么说恶语有非常非常严重的罪过?

为什么说恶语有非常非常严重的罪过? 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恶口骂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不悦耳的话,让人听了伤心生气的话,说别人的坏处、缺点、毛病,这些都是恶语。 比如对六根不具足的人,说他的短处,...
  这四个字,真正是大总持法门 学佛修行

  这四个字,真正是大总持法门

一个凡夫成佛,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佛道,没有别的,就是「看破、放下」四个字而已。所以千经万论,无量法门,你要是总归结到最后就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才真正是大总持法门。这四个字意义之深、境界之广,实在是不可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