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三种境界

一、“好死不如赖活”地活着。

这是人活着的第一种境界。“好死不如赖活”地活着,就是纯物质地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当一个人处于生活贫困的状态时,他的选择就非常有限,几乎容 不得他有自己的选择,他的选择只剩下“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有一口饭吃,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大多数的人,在这种时候,人穷志短,只能忍气吞声,以活着为 第一目标。这,本也无可非议,是一切动物生存的本能,人也不可能例外。可当一个人,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仍旧像贫困时期那样,“为了活着而活着”, “好死不如赖活”地活着,那就有点不可思议了,那就太对不起自己的际遇,太对不起自己的生命。

二、有一定质量地活着。

这是人活着的第二种境界。如果说人活着的第一种境界是贫困所致,那么人活着的第二种境界,就是温饱之后的生活了。

一个人在贫困之时,是顾不得什么生活质量不质量的,只要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了质量的高低。事实确实是这样,手头紧张,没有钞票时,旧衣服只要 能穿,虽然有了破洞但缝缝补补就又将就着穿了;上街买小菜,捡最便宜的买,还要与小商小贩为一毛钱争得面红耳赤;有了美国进口大片,在影剧院里播映,自己 朝着电影宣传海报看看,吐吐舌头吞咽一口口水,便悻悻地走开了……在这时候,潇洒是别人的,悲哀是自己的,轻松是别人的,羡慕是自己的。

当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也就是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生活才有一定的质量。这个时候,才可以讲究点吃喝,讲究点穿戴,讲究点情调,讲究点浪漫,讲究点艺术,讲究点欣赏,讲究点舒适……等等等等。

但,这种生活,最多也只是“有一定质量地活着”而已,仍是属于低层次的活着。中国现阶段,许多老百姓就生活在这一境界当中。那些率先“富”起来的大款,以及有稳定收入的中产阶级,大多如此。在这个档次中,物质生活大于精神生活,物质追求大于精神追求。

不管是谁,只要是个人,都是有过更好的生活的意识的。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但我觉得,人除了要有“过更好的生活的意识”外,还要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 过更有价值的生活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提升一个人的素质,提升活着的境界。

三、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

这是人活着的第三种境界。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这才是人该过的生活。

在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三种境界不是按照顺序一成不变死板一块地排列的,而是可以超越的。换句话说,生活于贫困生活中的第一种境界的人,只要摆脱 了“好死不如赖活”的低级趣味,不食嗟来之食,可以直接跃升至第三境界。“士可杀而不可辱”,“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说的都是这层意思。   如今,沉迷色倩,Av的人大有人在,不过因人而异,究竟是愿意 活在哪种境界里,那也就全靠自己选择了吧。

 
死要面子,你只会越混越差 励志人生

死要面子,你只会越混越差

脸皮薄让你越混越差 大部分抑郁症都有一个问题:脸皮薄。 我曾经也有这个毛病。请允许我说它是毛病,因为它在很多时候阻碍了我走向成功。 上学的时候,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又不敢主动举手提问,害怕老师没耐心,...
没什么比犹豫和纠结更浪费时间的了 励志人生

没什么比犹豫和纠结更浪费时间的了

前两天有朋友给我发信息,大意是问我怎么样去坚持一件事情。最近也有很多私信问我有关坚持的问题,虽然我不是一个特别能坚持的人,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还是想把一些东西写下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写一些干货...
逆境中打造人格魅力 励志人生

逆境中打造人格魅力

被逆境所困,抱怨是没有用的。被困,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能;有所能才会找到逆境的出口。就像高山无法囤积流水,云朵无法锁住日月。逆境是扭转不了生命本然的真实。反而,驱使我们找到全新的自我。 惊险涡流的...
每天感恩三分钟,很快就会有奇迹 励志人生

每天感恩三分钟,很快就会有奇迹

有位104岁的老太太耳聪目明,老而弥坚。有人向她请教长寿秘诀,老太太笑了:“我有一帖灵丹妙药,那就是每天花三分钟时间感恩。” 她说,用一分钟感恩父母、丈夫、儿女、邻居和陌生人;一分钟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