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仰靠佛菩萨

我一接触佛门的时候,章嘉大师就这样教给我的,他教我不要求人,一切求佛菩萨,护法神他自然护持。怕的你没有法,你心不在道,那护法神就不管你了。真正一心向道,一生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你什么心都不要操。我就真相信老师的话,我一生都不操心。不操心!这个日子过得真自在、真快乐,身心安乐,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为什么?所有一切佛菩萨替我安排的,我还要操什么心?

章嘉大师教导我,我们自己没有福报,一切要求佛菩萨,他一再嘱咐我不要求人,以后我深深体会到这个意思。求人非常困难,人家帮助你,你得看人家脸色办事,与道心完全相违背,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他老人家教我,一生都要靠佛菩萨。一切顺逆境缘,我们一生的遭遇,有顺境、有逆境;我们一生所遇到的人,有善人、有恶人,他老人家讲,这些事全都是诸佛菩萨给你安排的,既然是佛菩萨安排的,一切都要顺受。善人、善境界当然容易顺受,恶人、逆境界不好受,如何能在善恶境界里面你能够学到平等受,你的功夫就得力,你就能在一切境界里面常生欢喜心,常生欢喜心就是法喜充满。

佛菩萨是绝对靠得住的,问题就是你要相信。我们自己发愿将这一生奉献给佛菩萨,奉献给一切众生,我们自己这个一生都得到佛菩萨的照顾,「佛事门中,有求必应」。只要你发心真诚,你不是假的,没有一丝毫假的、自私自利的这种念头。

求佛菩萨,求不应的时候,自己有障碍,障碍除掉之后就感应道交,有求必应。我得他这个教训得的利益很大。纵然我们想做一桩事情,这一桩事确实是利益众生的,好事,那佛菩萨应当成全。有的时候求也不应,这个不应的时候有两个,一个是自身有障碍,一个是众生有障碍,众生没福,我们代他求也求不来。自己没有障碍,众生福德因缘成熟,弘法利生是一帆风顺,诸佛菩萨加持。所以连弘法利生都要看缘熟与不熟,何况其他!

一味真诚,这个感应就很明显,感应那个力量不可思议。我们平常讲你得诸佛如来威神加持。真诚到极处!对佛是这个心,对人是这个心,对一切众生都是这个心,决定没有第二个心,才能起感应道交作用。所以求佛的人很多,为什么没有显着的感应,道理在此地。你没有真诚心。记住,要学!对任何一个人,对一切动物、花草树木、天地鬼神,跟对一切诸佛如来同一个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决定没有二心,你感应就现前了。

不能刻意去求,我今年要做多少多少事情,那叫自找苦吃,这不如法。纵然做一些善事,你要晓得,你修的是人天福报,为什么?清净心没有了,往生不退成佛你没有分,那这个损失就太大了。《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假使供养恆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你看看,这个佛多慈悲,跟我们讲真话。

所以给你说,好事不如无事。自在快乐,不要找事!所以是随缘而不攀缘,这样做,你一生都快乐自在,心地清净,清凉自在。这是诸佛菩萨无处不在,我们的心真诚、清净、慈悲,就念念感应道交。

相信有感应,相信有佛菩萨加持。发心一定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如果为名为利,这个心是染污的心,不清净,你怎么求也不会有感应,也不会通达。为正法久住,为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建立坚固的信心、愿心,这就对了,决定有感应。

我们自己的清净信心,无私的一种愿力,这个重要,这种心、这种情就是能感,诸佛菩萨能应。感是要真心,真实的愿心,自自然然与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正信、正解,这是我们一般讲相辅相成。我们自己具足信愿能感,佛菩萨能应,帮助我们的信心更坚定,帮助我们的愿心更恳切,我们深信切愿,就会常常得佛菩萨加持。

所以佛弟子唯佛是依靠,自己才真正能够契入清净平等觉,不依靠任何人,只依靠阿弥陀佛,只依靠诸佛如来;众生有福,自己有愿,佛菩萨本愿威神加持,一切圆满,这是真的。我们常念大师的教诲,念念不忘,依教奉行,成就这一生当中自利利他圆满的事业。

 
如何真正忏悔? 学佛修行

如何真正忏悔?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什么是忏悔?知过就改,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在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二十六岁的时候,大师给我讲感应的道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当你有求而求不到的时候,是什么原...
如何超度家亲眷属 学佛修行

如何超度家亲眷属

我们要想超度家亲眷属,发的是真心,自己真干,真正修行证果,功德迴向给他。他堕落,逼着我们非干不可,我不干,他就不能得度,他就要受苦;我真干,干出成绩,他就能够离苦。 真正有效果的超度,你们去念《地藏经...
弘一法师: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学佛修行

弘一法师: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学佛就是改心 学佛修行

学佛就是改心

修学就是生活,生活里头转境界,就是转变我们的观念。过去生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这是迷惑。觉悟之后,这个观念转变了,是以一切众生为中心,自己不是主,虚空法界是主。这个想法完全转变,你的心量自然就...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