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键

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
管理员
2782
文章
2
粉丝
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

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修什么?修纯善的心,就像佛在经上讲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起心动念要回光返照。这是初学。思惟我这个念头是正是邪?对这个社会、对大众,对对方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个思想、言语、行为,对方的反应是正面的,是负面的?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微密,我们的思想不会有错误,我们的行为不会有错误,那就真的修行;把你错误的思想、行为修正过来。

善恶真的叫一念之差,果报吉凶祸福。一念善心,一个善行,你的前途一片光明,是吉是福;一个恶念,一点瞋恚,一念嫉妒,我们的前途是凶,是灾害,是黑暗。所以问题,你会不会?这日常生活当中会不会修?可见得会的人,这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吉利。不会的人处处都是障难,时时都有灾祸,苦不堪言。

吉凶祸福在哪里?实在讲都在自己一念,自己一念「正」,化凶为吉,转祸为福,有什么不好?你这个修行的功夫管用了,起作用。如果你不能忍,有一念瞋恨,有一念报復,大幅度的退转了,你在菩提道上被淘汰掉了。

念头转了,行为一定转,转恶为善。从哪里转起?从念头上转起,这个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人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念头,从念头上转,真的转过来了。

佛教给我们一个方便法,教得好,教我们起心动念为社会大众去想,不要想自己,尤其不可以想自己的利益;念头一动,就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我们把念头从这个地方换过来,就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转恶为善。就在这个地方转念头,这就好,这个方法妙绝了,这个方法就是从根本修。没有别的,就是把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转过来,要真转!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

凡夫起心动念这正常现象,要紧的是要立刻觉悟,你常常能够记住《止观》上所说的这个话:境界现前,我起心动念,烦恼现前了,迷而不觉了;我不起心动念,智慧现前了。怎么样转烦恼为菩提,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觉而不迷,烦恼就变成菩提,生死就变成涅槃,一转一切转,要转得快。

佛法就是教你会转,转迷为悟,转恶为善,转凡成圣,它就教你转,转变。为什么?它的性质不生不灭,把烦恼转过来就是戒定慧,要转得快。所以真正会转的人,他有没有灾难?他没有,因为他会转。他有没有生死?他没有,他真正得大自在。

吉凶祸福都在一念之间;一念正,离苦得乐;一念邪,苦难无边;都在这一念。佛法里面说到,一念清净平等,这是一念佛;念念清净平等,念念佛。这一句话是真话,我们为什么不保持念念清净平等?或者是在净宗修行方法里面来说,持名念佛,持名是方法,清净是功德,所谓是「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学佛修行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人生在世一场空,你空手而来,你也是空手而去,这个世间上一丝一毫你也带不走,包括身体也带不走,这要搞清楚,这是事实真相。 佛给我们说了个原则,你能够带得走的是真的,带不走的全是假的。我们想想,人死了之后...
  老实、听话、真干 学佛修行

  老实、听话、真干

我这一生沾了一点好处就是对老师尊敬,对老师的教诲决定没有怀疑。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你细心去观察他,决定是老实、听话、真干。凡是不能成就的、半途而废的、有始无终的,...
永遠記住別人的好處 学佛修行

永遠記住別人的好處

在日常待人处事,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一丝毫裂痕都不能有。但是有一些挑拨、间离、分化,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那是什么?过去世的宿怨,宿世的怨结,造成误会。误会一定要化解,化解之道是常常赞叹对方,忆念对方...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