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念念生智慧?

《金刚经》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真看破了,所以你才能够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生智慧,如如不动是定、是三昧。所以你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看破了,你就真放下。你说我看破了,我放不下,假的。这个话我告诉你,不是我说的,是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的。因为我那个时候跟他讲,看破好像容易,放下很难,看得破,放不下。老师说,错了,你放不下,就是你没看破,你要看破,一定会放下。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现在在迷、在梦中。梦,我们知道是虚妄的,所以梦中的境界你还会去想它吗?你还会去分别执着吗?不会了。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如果能够真正知道六道是个梦,十法界是个梦,在六道十法界里头绝对不会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清净心才把这里面一切状况,所谓诸法实相看得透彻、看得明瞭。

顺境不要生欢喜心,逆境也不要生烦恼,什么境界里面,心是坦然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就生智慧,智慧就能够处这个境界,会处得非常圆满。心里面一有贪爱、一有瞋恚,你就迷了,迷了的时候,你在这个境界里一定造业,造业哪有不受报的道理!所以「惑业苦」永远在那里循环,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这个要知道。

你看这个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事物,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有情世间、器世间,你看的是什么?因缘果报。就像《法华经》上讲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你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跟一般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生智慧不生烦恼,再也不会起心动念,再也不会分别执着。

执着你就会生烦恼,不执着不生烦恼,叫随缘妙用。妙用是你对于这一切缘,你统统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清清楚楚。所以你会样样自在,生智慧不生烦恼。他不是知识解决问题,是智慧解决问题,而且结果是皆大欢喜,你说这个多么圆满!

《金刚经》上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个人是开悟的人;心地清净,决定没有一丝毫污染,外面境界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绝对不会被诱惑,这是开悟的相。开悟的人,心地清净,只生智慧,不生烦恼。禅宗六祖惠能,他去参访五祖的时候,跟五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就开悟了。我们现在是「弟子心中,常生杂念,常生烦恼」,天天打妄想,搞贪瞋痴慢,这哪里是开悟?要晓得,开悟的人不造业了。没有开悟的人,念念都在造业,怎么能往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虽然这些句子你也会念,甚至于你也会讲,可是境界一现前,忘掉了,忘得干干净净的。还是妄想分别执着当家作主,希望别人随顺我,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我是对的,他是错的,这就是分别、就是妄想分别;坚固执着,不肯随缘,这就是执着。

随顺,为什么不随顺?随顺是无心,随顺的心永远清凉自在。

清净心能生智慧,清净心起的作用,对待外面境界的作用是智慧,清净心对自己是福德,是享福。真正的福报是什么?是身心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着,这个快乐,这是真正的享受。所以你只要用信愿持名你就能得到。要修多久得到?我再告诉诸位,真正用功的人三个月就得到,这个境界就现前了,就见效了。

 
修学的下手之处 学佛修行

修学的下手之处

《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善知识就是中国人所讲的老师,他去拜老师。五十三个老师里面,出家人只有六个,其余统统是在家人。这些人代表各行各业,代表男女老少,这个用意很深,是叫我们真正学...
地藏经是治病的大经 学佛修行

地藏经是治病的大经

生病了,一定不要用肉来补。现在人的病,都是因果病,尤其是造杀业邪婬业。虽然病分为三种,业障病,鬼神侵犯病,四大不调病。但总的来说,还是只有业障病。有人说,缺少营养,现在人不会缺营养了。所以不要吃肉来补...
做个诚实的人 学佛修行

做个诚实的人

人不能不诚实,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人问我,修行从哪里修行起?司马光讲得好,司马光是虔诚的佛教徒,「从不妄语始」。他自己真的做了社会大众的榜样,一生不妄语,「事无不可告人言」,你说他的心胸多自在、多舒...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学佛修行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言,一点也不想再去回顾之前所受的苦难,但因为深感佛法的不可思议,所以我还是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女儿抑郁,母亲痛苦 我接触佛法,...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