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能得解脱往生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

若能放生,从金刚地狱中也能得解脱。在大藏经中有一公案:“曾于印度,有一外道名为赤建,欢喜食肉饮血,杀生上万。以此果报,死后径堕十八地狱,后生金刚地狱,每刹那中感受百死百活,受无边痛苦。尔时,阿难陀观见其不净众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难:此人在世喜食肉血,现即受杀生之报。复次阿难乞求阎罗法王言:于此人有何解脱之方便?法王答言:若欲此人从恶趣中得解脱,于此世间,当作大量放生。次后此人因阿难为之广作放生,即从金刚地狱中解脱也。”

从前舍卫城有一富贵人家,生了一个具各种相好的儿子。一天在河边因高兴而互相争抱此子时,突然失手掉入河中,遭一大鱼所吞,在河下游的一户无子女的人家网到了这条大鱼,打开鱼腹时,见有一活生生的小孩,遂高兴抱起,将其养大,长大后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众弟子问释迦牟尼佛,何以此小孩掉入河中不死,佛说往昔毗婆尸佛讲述断杀放生的功德时,有一施主立誓戒杀放生。此施主因而在生生世世中感得身色端严,即使落入巨鳌口中也能安然脱身,并在今生证得阿罗汉果。

以前有一施主经常供养一塔,名观音塔。施主无子,一日在塔下立誓,如不赐给我儿子,则将摧毁此塔。塔里的神人非常害怕,但又无法使其生子,便往帝释天那里请求,帝释天乃派一将死的天人投胎。此天人因欲往人间出家,不愿转生到这位施主家,帝释天答应如投胎后父母不让其出家,则尽力相助。于是这天人便投胎到施主家,长大后父母果然不许其出家。这天人转生的小孩想,得此宝贵人生若不能出家,则无甚意义,便想自杀。但跳河时,河水倒流,跳崖时,亦不能死。当时国王的法律很严厉,便又故意作强盗,使己被捕,但执刑时射出的弓箭,都一一返回,国王很吃惊,向其道歉。后在国王的帮助下,家人终于准许他出家,不久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告诉众弟子此人的前世因缘:以前他曾救过一个行将被杀的人,因而在五百世中不受畏惧,地水火风不能加害,并在今生证得阿罗汉果。放生是无畏布施,如云:“无畏布施即放生。”《念住经》云:“一切律仪中,生善趣之胜因,即是施命戒。”《放生功德论》云:“若欲善趣之乐,放生能得人天福报;若欲自得寂灭,放生即得声闻罗汉果;若以菩提心所摄,放生则成佛果之因;若愿上师住世,放生即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若欲自己长寿,放生成为殊胜长寿法;此有无等之功德。”

放生也是往生净土的主因,《寿无量光功德庄严经》说十种往生因,此十种因虽有不同解释法,但放生及劝人放生多被解释是其中二种因。又据《中阴教言论》:今生放生,到中阴时,其所放之众生会来到面前为你引接指路,而往生自己所欲的净土;若杀生,则其所杀之众生,彼时会显现为极愤恨,而致使自己被强力引入地狱中。

经常放生的人,能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如藏地恰美仁波切终生劝请他人放生,圆寂时直生西方极乐刹土。汉地宋朝永明大师,平常买鱼虾等精进放生,后来以此功德力往生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此类故事为许多史料所记载。

 
放生就是念佛三昧    戒杀放生

放生就是念佛三昧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这段开示告诉我们,放生就是在事上修念佛三昧。和真正的念...
戒杀放生,救物命更是救自己 戒杀放生

戒杀放生,救物命更是救自己

生命只有一次,弥足珍贵,所以,人人皆知爱惜自己的生命。可我们是否想过:对于动物来说亦是如此呢? 当我们人类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或眼前利益去残忍地剥夺它们的生命时,有没有去考虑过它们的痛苦和感受呢?其实,它...
《安士全书》节选01:梦觉戒杀 戒杀放生

《安士全书》节选01:梦觉戒杀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 梦觉戒杀(出《梦觉篇》) 交河人孟兆祥,万历壬子科举考试顺利通过。忽得脾疾,梦见自己到了阴府。冥王对他说:“你前程远大,可惜杀生过多,减损寿命。如果你现在开始戒杀放生,刻梦中...
戒杀放生嘉言! 戒杀放生

戒杀放生嘉言!

戒杀文 莲池大师 世人食肉,咸称理所当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 ‘哀哀父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