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全法师:放生与常被名利蛊惑的心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些遗憾的事情。

记得十几年前在五台山居住时,曾在加提月与北京胡居士等5人,前去朝拜天台宗圣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第二天一早上山,过石梁,朝拜完五百罗汉应化道场下方广寺后,已经中午。准备下山时,看见一家餐馆的老板正要活刮一条蛇来烹饪。蛇大概有两米多长,地上的笼子里还关着一只。一问才知道是老板一早在山里面收的一对蛇。准备刮的一只是被客人点了要烧菜。看到蛇拼命挣扎的样子,内心实在不忍。于是问老板价钱,开价要120元一只,我还价一百一只老板就是不卖,说客人已经一百一只谈妥来烧菜,要买必须出120元。那时要自己拿出240元的确很困难,讨价半天,也没有说动老板。于是舍不得出钱的我最后只花了120元买了笼里面那只蛇,另外一只眼睁睁的看到被活刮了。当我把这一只孤零零的蛇放进山谷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向我袭来,内心充满惭愧。本来一对活生生的生灵,就因为我的不舍,而生死两茫茫。

现在一些寺院爱搞放生,收很多的钱,到菜市场预定很多的鱼、鸟、乌龟等,然后热热闹闹的去一些风景名胜地放生。老和尚在世的时候常常反对这样做,他说这不叫放生,叫“发配”。因为你要放生,量大就要预定,所以别人就要去打更多的鱼,捕更多的鸟,最后被集中发配,这是形式主义的错误理解佛法,是受名利心的蛊惑。

放生需要随缘。修行与不修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把握好缘分。该做的时候认真做好,不该做的时候,坚决不要去犯。怎样才能判断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随缘呢,就要看我们内心是否慈如大海,而不受名利的蛊惑。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戒杀放生茹素 戒杀放生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戒杀放生茹素

大慈大悲佛陀在《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也杀我故身,......生生受生,常住之法...
杀黄鳝师生皆得怪病 戒杀放生

杀黄鳝师生皆得怪病

1977年,我尚未学佛,不明因果。 一天,某学生远道而来,送来数条有酒盅口粗的大黄鳝。我看了觉着可怕,说:“你送这个来干什么!我不会弄。” 他说:“这很容易,你先用滚开的水把它烫死,然后再收拾。” 我...
杀与放的分别 戒杀放生

杀与放的分别

大约八九年前(大约2014年前后),我同事丽丽为人做媒说成了一门亲事。男孩家为表感谢,送来了乌龟,说是烹制之后营养价值非常高。她自己胆小,不敢碰两只乌龟,就让来人把两只乌龟放在一个大盆里,不多久,其中...
星云大师:维护生命尊严,积极护生 戒杀放生

星云大师:维护生命尊严,积极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重视环保。 佛教对生命的尊重关怀,从一些偈语可以得到印证。诸如:“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