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人的故事有摄受力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

请问大家,你有没有看报纸,看过一次之后说“哇,好好看,我再看一遍”?我这一辈子好像没有听过人家看报纸看第二遍的,因为那个报纸没有这种摄受力。称性的经典、称性的故事、称性的影片我们要重复学习。而这些古人的故事我们能讲给孩子听,你就等于找了几十、几百、上千的古圣先贤来你的教室护持你。你这个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就变成你跟孩子的共通语言,改天发生什么事,跟这个故事意境很相近、心境很相近,你马上就“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们上个月讲的孟宗哭竹?你看孟宗哭竹,他“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我们这个同学也是这样”。你看圣贤人的风范又一次薰染了他,薰闻成种,这个风范薰几次就入他的心。

当然,你假如教高年级,给他讲德育故事还可以用文言文来讲,他的文言文就开始积累。大家要知道这样的文章不好写,不到一百个字,要把一个圣人的德行、心境、事迹讲清楚,这样的文言文功力也要多强!而且后面的点评,那是以这些圣哲人的智慧高度来点评,有时候一看就觉得好像对这个故事的领会更深远,甚至于都点到自己的惭愧心都流出来。

 
生活与修行——性命双修 刘善人合集

生活与修行——性命双修

有人这样问我:“修行修什么?怎么修?”概括地说,五大教的圣人都讲性命双修。修性不修命,灵光无处用;修命不修性,万劫难成圣。我们必须性命双修,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得到至善的果报。 什么是修性?修性就...
曾国藩:最顶级的智慧,是做个又稳又笨的人 传统教育

曾国藩:最顶级的智慧,是做个又稳又笨的人

曾国藩的一生基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稳,一个是笨。 稳 稳,是一种态度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里写: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 曾国藩做事求稳,说话写奏章也一样,宁可少说一句,也绝...
肝胆有病怎么来的?-刘善人讲病 刘善人合集

肝胆有病怎么来的?-刘善人讲病

一、内五行的病 内五行包括五脏与六腑。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这些都是实的,实的属阴。六腑就是胆、胃、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这些都是空的,空的属阳。什么叫阴?什么叫阳?女人属阴,老人属阳,男人属阳。所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