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人的故事有摄受力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

请问大家,你有没有看报纸,看过一次之后说“哇,好好看,我再看一遍”?我这一辈子好像没有听过人家看报纸看第二遍的,因为那个报纸没有这种摄受力。称性的经典、称性的故事、称性的影片我们要重复学习。而这些古人的故事我们能讲给孩子听,你就等于找了几十、几百、上千的古圣先贤来你的教室护持你。你这个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就变成你跟孩子的共通语言,改天发生什么事,跟这个故事意境很相近、心境很相近,你马上就“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们上个月讲的孟宗哭竹?你看孟宗哭竹,他“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我们这个同学也是这样”。你看圣贤人的风范又一次薰染了他,薰闻成种,这个风范薰几次就入他的心。

当然,你假如教高年级,给他讲德育故事还可以用文言文来讲,他的文言文就开始积累。大家要知道这样的文章不好写,不到一百个字,要把一个圣人的德行、心境、事迹讲清楚,这样的文言文功力也要多强!而且后面的点评,那是以这些圣哲人的智慧高度来点评,有时候一看就觉得好像对这个故事的领会更深远,甚至于都点到自己的惭愧心都流出来。

 
《弟子规》中关于正确选择结婚对象的讲解 传统教育

《弟子规》中关于正确选择结婚对象的讲解

《中庸》里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夫妇关系影响很深远。因为夫妻是同室,同一个房间。夫妇假如和睦相处,自然而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父子关系会很亲,兄弟也会和睦。昨天我姐姐也到现场来听我...
王凤仪先生给姑姑讲病 传统教育

王凤仪先生给姑姑讲病

一九〇五年,王凤仪先生的姑母,因常受儿媳的骂,气出一个心口疼的病。凤仪先生从正面劝她三次,姑母听不进去,就设法从反面劝她。 先生说:“咱们老王家的姑奶奶就数你的罪过大,你手巧,我姑夫花费一石高粱,买了...
王凤仪善人:认不是治好病 传统教育

王凤仪善人:认不是治好病

刘玉成是吉林省德惠县青山口人。少年善辩,得了瘫痪疾病,医治无效,常年卧床不起。 一九二一年秋天,王凤仪先生同张雅轩来到德惠县,创办女子义学。 经人介绍,刘玉成请王凤仪先生给他讲病。刚开始刘玉成说了一天...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