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人的故事有摄受力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

请问大家,你有没有看报纸,看过一次之后说“哇,好好看,我再看一遍”?我这一辈子好像没有听过人家看报纸看第二遍的,因为那个报纸没有这种摄受力。称性的经典、称性的故事、称性的影片我们要重复学习。而这些古人的故事我们能讲给孩子听,你就等于找了几十、几百、上千的古圣先贤来你的教室护持你。你这个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就变成你跟孩子的共通语言,改天发生什么事,跟这个故事意境很相近、心境很相近,你马上就“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们上个月讲的孟宗哭竹?你看孟宗哭竹,他“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我们这个同学也是这样”。你看圣贤人的风范又一次薰染了他,薰闻成种,这个风范薰几次就入他的心。

当然,你假如教高年级,给他讲德育故事还可以用文言文来讲,他的文言文就开始积累。大家要知道这样的文章不好写,不到一百个字,要把一个圣人的德行、心境、事迹讲清楚,这样的文言文功力也要多强!而且后面的点评,那是以这些圣哲人的智慧高度来点评,有时候一看就觉得好像对这个故事的领会更深远,甚至于都点到自己的惭愧心都流出来。

 
细讲弟子规 第十九集 弟子规

细讲弟子规 第十九集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讲到了: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个动作很重要,它可以广泛来运用,就是接待的礼仪,接待客人的礼仪。我们现在在家庭当中来看一下,孩子现在会不会接待客人?比方...
南怀瑾:传统文化中的义与利 传统文化

南怀瑾:传统文化中的义与利

释文: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活菩萨陈光标的爱情与婚姻 传统教育

活菩萨陈光标的爱情与婚姻

核心提示:中国首善——陈光标(中国首善陈光标简介)大家都知道,他是汶川大地震中亲自背出208具遇难者遗体、共捐助中国慈善事业近12亿元钱物的中国首善;近期,《家人》杂志独家专访陈光标,首次对外披露这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