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争无求,热诚助人

学佛所以不能契入境界,不能够证果,原因在哪里?原因是被情执迷了,放不下。不单是在家同修,出家同修又有几个人能把情执放下?我们常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难!这个东西障碍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晓得业障,什么叫业障?这些东西就是业障。所以学佛头一步就是要把这些放下。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过很简单的生活,非常快乐的生活,对这个世间、出世间真正做到了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他心才能得清净,才能得三昧,三昧才能开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放弃对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放弃对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头,我们才能够像佛菩萨一样,为一切苦难众生做牺牲奉献,热忱的服务。

佛菩萨为一切众生、为社会服务,决定没有自己,绝不求自己的名闻利养,所以他的布施清净,他的布施平等。众生需要什么,自己能力可以做得到的,无不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人。

无条件的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苦难人。要真正心地清净,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自性性德自然的流露,我们学佛才真正学得有一点像了。诸佛如来如是,法身菩萨们如是。这些人是我的榜样、是我的模范,我要向他学习。

要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多替别人着想,不要替自己想。佛教导我们,对自己最重要的是清净,特别是修净土的,心净则佛土净,所以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慈悲里面一定有尊重,对别人要尊重,对别人要敬爱,对别人要体谅,对别人要帮助。

自己成就要放下,自利;提起是利他,要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所以说一切的事业提起来为利益一切众生,决不是自己在这里贪图名闻利养,那就糟了、坏了!所以一个自受用跟他受用最初下手的时候要分得清清楚楚。自受用的,烦恼一天一天少,智慧一天一天增长。不是说名闻利养一天一天增加,这叫自利那就坏了,那就颠倒了。一切的物质、精神享受布施给别人,让大家去享受,这是修菩萨道,学菩萨行。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够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完全正确,这是菩萨道,这是菩萨行。如果在生活工作应酬里面没有真诚,不得清净、不得平等,迷惑颠倒,自私自利,错了,这是什么行?这不是菩萨行,轮迴行,轮回心造轮迴业。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以清净心去修学。所谓修学就是过日子,要用清净心过日子,要用清净心去工作,你就是修菩萨行,你就是修六度,就是修十波罗蜜。决定不能有丝毫的染着,染着什么?名闻利养,不能有这个念头,我们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心清净,保持自己智慧常照。

舍己为人,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没有自己,只有众生、只有社会、只有国家,要用现代的话说,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没有自己,这是菩萨道,这是菩萨行。

真正立志,觉悟了,我这一生到这世界来,不为自己,我要为众生服务,全心全力奉献给众生,这是菩萨行,不为自己。学佛的人为正法久住,为弘法利生,这是菩萨,这不是普通人。

 
我的真实故事:善的网名感召善缘 学佛修行

我的真实故事:善的网名感召善缘

百善孝为先,孝是百善之中最重要的首先要做的善,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过去我父亲说过,人要有孝心,没有孝心的人,像什么东西!当时并没有放心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真的,眼前就吃亏。学 佛多年才感悟到孝心...
宣化上人:人为色死,而非财死 学佛修行

宣化上人:人为色死,而非财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孰对孰错? 在还没有答复这问题之前,我要告诉大家,我明天就走了,你们要我讲几句话,我就讲几句教人后悔的话,什么话呢?很平常的:就是我不论到什么地方,凡是来听我说法的人,我都用诚...
佛教到底是什么?先来了解一下佛的本质 学佛修行

佛教到底是什么?先来了解一下佛的本质

在生命旅程中,可以影响我们命运的因素很多,如父母师长的期望、怨亲友敌的态度等。物质钱财的运用固然可以左右前途的发展,一句话、一个念头,也都会使人的一生有天壤之别的变化。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人事的离合成败...
学佛戒婬,房车具足 改变命运

学佛戒婬,房车具足

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希望能让大家深信因果以及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在这里再次感恩佛法感恩菩萨。 我今年三十岁了,到目前为止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我接触佛法的这几年。 尤其是我在地藏菩...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