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他把孝亲扩大到仁爱天下人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

德育故事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久习生效

最真实的人物

最中国的故事

最该学的榜样

影响您和孩子一生的声音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扩大到爱敬一切人、事、物。不爱自己父母,却能去爱别人,《孝经》上说,这叫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别人,这叫违背礼法。《群书治要》为政「爱民」篇云:「所谓天子者,天下相爱如父子,此之谓天子。」意思是说,所谓天子,是对天下人如子女一样爱护,而天下人对他像父亲一样敬爱,这纔称得上是天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位侍亲无微不至,待天下人如同子女一样的天子——汉文帝的故事。

汉文尝药 侍亲入微 爱民如子 废除肉刑

汉文帝姓刘,名恆,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在他八岁时,高祖已封他在代州这个地方做王了。他的亲生母亲叫薄姬,也就是后来的薄太后。

文帝天性孝顺,日日夜夜侍奉母亲都毫无怨言,也从无倦烦的意思。薄太后曾经生病,足足病了三年之久,文帝在床前照顾母亲,慇勤备至;睡觉时,眼睛也不敢完全闭上,衣带也没解开过,煎熬的汤药,必定先自己尝过,才送到薄太后面前。

而他做皇帝后,也非常的虚心,懂得反省自身,而且知错就改。

那是文帝十三年(公元前一六七年),有个被人称为淳于公的太仓令,名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后来他辞了太仓令之职,当起了医生。

有个贵妇得了重病,请淳于意到家诊治。贵妇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可是贵妇家人再三恳求,淳于意只好勉强给她服了几副草药。不久,贵妇病重去世。贵妇的家人一口咬定是淳于意开错药方,把病人置于死地,并把淳于意告到了官府。昏庸的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判淳于意有罪,须受肉刑。

这是一种残害人身体的刑罚。当时的肉刑有三种: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由于淳于意曾做过官,所以要被押送到京师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缇萦知道后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决定陪父亲去长安,替他申冤,家人再三劝阻都没用。

缇萦託人写了一封奏章,靠着敲打皇宫外设置的报警用的「路鼓」,才得以向汉文帝上书申诉。

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就仔细阅读起来。缇萦的奏章是这样写的:「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他如今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文帝看了小女子缇萦的上书,觉得这个小姑娘说得有道理,也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此时的文帝开始反思自己治理国家的问题,他自我责备道:「据说舜帝在位的时候,若有人犯罪,便在其衣服上做记号,或让犯人穿戴与众不同的服饰,以此作为对他们的惩罚。惩罚虽如此之轻,可百姓却没有犯法的,这是多么高明的做法啊!现今的法律中虽实施肉刑,但作奸犯科的行为却依然屡有发生,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无非是我的德行不足以服人,且对百姓的教导不够。实在是惭愧呀!」文帝又想到:若不对百姓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走向犯罪。现在有人触犯了法律,尚未对其进行教育,便施以肉刑,即使他们之中有人想改恶从善,却也没有机会了。

想到这里,文帝决定:从即日起废除肉刑,已经定罪尚未施刑的要予以纠正,不再施刑。此外,犯罪之人无论量刑轻重,只要在服刑期间不逃亡,期满后即可免罪成为平民。于是,文帝便给御史大夫冯敬下了一道诏书,要他修订有关律法,废除肉刑。

文帝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爱民如子,注重发展农业,到了播种的时候,还亲自带领大臣到乡下耕地、播种。在位期间,他躬行节俭,没有建造新的宫室,把省下的钱用来照顾孤儿和老人。

后元七年(公元前一五七年)六月初一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

听故事 长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 

 
善良是人生的正能量 传统教育

善良是人生的正能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无论是哪个季节,寒冷或是炎热,飘雪或是飞雨,人间都有它美丽的一面。而世间真正美好的不仅仅是这自然界的风花雪月,人性中的善良带来的理解、关爱、包容、呵护、祝福等等美好的品...
性生活多久一次合适 寿康宝鉴

性生活多久一次合适

根据《寿康宝鉴》保身广嗣要义中记载: 孙真人说,人的这个身体,不是金属铸成的钢铁之身,而是气血凝聚而成的血肉之躯。人如果对色欲一事不能自我控制,开初认为偶尔放纵,没有什么防碍,接着便是日损月伤,精髓亏...
生活与修行——深信因果(一) 刘善人合集

生活与修行——深信因果(一)

圣人说过:“因果不虚,毫厘不爽。报应昭彰,如影随形。”确实因果不虚,历历不差分毫!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下菩提树,必开吉祥花。春天没种下,秋天收什么?我是个农民,明白这个道理。拿种地说吧,你春天下什么...
圣哲人的故事有摄受力 传统文化

圣哲人的故事有摄受力

请问大家,你有没有看报纸,看过一次之后说“哇,好好看,我再看一遍”?我这一辈子好像没有听过人家看报纸看第二遍的,因为那个报纸没有这种摄受力。称性的经典、称性的故事、称性的影片我们要重复学习。而这些古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