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放生、行善时应如何发愿能够尽快实现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戒杀放生1 1阅读模式

节录自慈诚罗珠堪布在《自他相换》中的开示

下面再讲三个发愿,这三个发愿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一个菩萨,应该使所有与自己结缘的众生,都能因此而变得有意义,而所谓的“意义”,主要是指在解脱上的意义。虽然菩萨也希望有缘众生都能够健康、长寿等等,但此处所说的“意义”内涵,却远远不止于此。简单地说,作为一个菩萨,凡是与他有缘的众生都应该能够从他那里得到利乐。 虽然现在我们不是菩萨,但将来我们也要像菩萨那样,使所有与自己有过接触的众生,都能够获得解脱的利益。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呢? 要想将来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就要发三个愿:第一个愿是有关身体的;第二个愿是有关受用(财产)的;第三个愿是有关三世善根的。

第一个是有关身体的发愿。即祝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当中,无论我是作帝释、梵天等众生当中伟大的人物也好,还是作蚂蚁、蚯蚓等微贱的生命也罢,凡是听到我声音,看见、接触或者思维、观想过我身体的所有众生;不管他们是以信心、恭敬等与我结成善缘,还是以贪心、瞋心等与我结成恶缘,总之,凡是与我结缘的一切有情;甚至于总有一天,当我的身体被扔到尸陀林中,并且因腐烂而散发出臭气的时候,哪怕是那些闻到我尸臭之气的众生,都能够暂时远离内心和身体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一个发愿;

第二个是有关财产的发愿。即祝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当中,我无论是作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也好,还是作食不果腹、流落街头的乞丐也罢,凡是听到我财物的声音,看见、接触或者思维过我财产的所有众生,而且,不管与我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他们都能够因此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二个发愿;

第三个是有关三世善根的发愿。虽然凡夫是不会拥有无漏善根的,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还是会拥有一些有漏的善根,比如出离心、菩提心等大善根,以及缺少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世间小善根,所以我们就要祝愿:但愿依靠我三世所有的善根,能够令一切众生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三个发愿。

这三个发愿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每次我们都要这样发愿,特别是在放生的时候。佛经里多次讲到:当救了一个众生的性命之后,无论发什么样的愿,都是能够实现的。佛无虚言,我们对此也应该深信不疑,故而,在我们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之后,若能这样发愿,则此愿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实现。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婬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放生挽救生命,释放心中的慈悲! 戒杀放生

放生挽救生命,释放心中的慈悲!

从前有个小和尚和师傅在外面出行诵经,在途中的路上看到了一只翅膀有伤的小鸟,小和尚很快就把这个小鸟捧了起来带回了自己的屋内,在自己的精心照料和培养下,一个月的时间小鸟就可以自己在屋里自由的飞翔了。 可是...
佛教放生的仪规与要求 戒杀放生

佛教放生的仪规与要求

所谓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虫禽兽放之于池沼、山野之中,举凡天上飞的如鸽子、麻雀,地上走的如鸡鸭、牛羊,水里游的如鱼虾、鲈鳗,土里钻的如蚂蚁、蚯蚓,大到狮象,小到昆虫,只要有生命的个体,在力所能及和必要时...
请客的智慧   戒杀放生

请客的智慧  

请人用餐和施舍食物给其他动物吃,的确可以得到上面七种果报。但是有两个先决条件,就是请客不能杀害动物,而且所用的金钱和食物,来源要正当。因为以不干净的手法,例如,杀生、偷盗、邪婬、欺骗、卖酒等赚来的钱,...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9

      阿弥陀佛,敬请念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