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守持不婬戒的五种功德利益

什么叫不婬戒呢?守持不婬戒者可获得五种功德利益,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竭力赞叹。不婬欲者,具备佛的威仪,身体香得如佛一样。

是哪五种功德呢?一、以正知正念摄持眼识,不视婬色。假使美色出现于眼前,也要把它当成粪虫,就像刀割心、火烧眼一般的苦痛难受。对美色心中要不生丝毫爱意,一有爱意种子萌发,当即以观无常的智慧剑将其切除。美色现前只当是眼冒金花的幻觉,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

二、不听婬声。假使听到婬爱之声(诸如男欢女爱、打情骂俏、缠绵绯恻之类言语,及情歌情诗等),当摄持耳识不要去听,不要让它麻醉耳根。这种愚痴的音声能够扰动人们无始以来深藏于阿赖耶识、有着多种如毒蛇一般贪婪之心的欲望丛林,种下贪爱的种子。这叫贼风,是通过我们的耳根听闻、由心识的妄见所引起。婬声就像吃人夜叉的呻吟,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这是虚幻不实的声响,愚夫才会执着去贪爱。这种婬爱的声音会刺激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使人的心识沿着痴爱的大河,随顺着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情欲而流转下去。对此贼风一定要深知细防,摄持耳识不为所动。

三、摄持鼻根不嗅香味。要知道所谓香味是从四面八方的风吹来的,是由痴爱之心去贪著而引起的。花朵等身上的香味实际上是从众生的颠倒妄想和鼻识所引起的,凡夫盲目地将其称为香味或美味,并将鼻识接触到的草木众花都说成是有香味。大智大慧的如来收摄身心,不闻香味或臭味,因为他体会到香味本性是空幻无实的,所以对接触香味不予称赞。

四、不动舌识。不讲说世间名闻利养,不称赞婬爱之事。守住嘴巴永远不谈男女婬欲交触快乐的话题,不执著于疯狂愚痴的婬爱,也不喜欢谈论情爱欲乐之事,因为这样会增长凡夫对无明及五欲的痴爱。因此,十方诸佛都摄持舌识,不为世间婬事所动。

五、把持心意寂静不动。不起婬心,不念婬事,不想婬乐,不动婬根。控制婬念不动就如心获解脱一般,而得住于寂灭之处,获得恒常的快乐。能够身心安稳,无所作为,跟随佛之教法修学真心之道,住在真如境界中,得入十八大空,及证得九种涅槃。

佛及菩萨因具备了这五种功德,身体清净一尘不染,身下常生圣洁莲花。他们不仅是身体洁净无有垢秽,内心也淡泊无欲。因此,十方诸佛都宣说不婬戒,具有最殊胜、最清净的无上功德,能够获得五种利益。诸佛对不婬戒赞不绝口,称其为解脱之因,其好处说起来不可穷尽。婬欲是最为深重、无有绳索的系缚,有如老象掉到五欲的泥沼一样难以解脱。它是导致众生一切罪业得以产生的最根本因素。

--------------------------------------------------------------------------------

【原文】(出《受十善戒经》》

云何名不婬戒?不婬戒者。有五功德利。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婬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

何等为五。一者不动眼识不视婬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

二者不闻婬声。设闻婬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是幻响愚夫爱之。鼓动诸根是露人声。从痴爱河顺五欲流。深知是贼不动耳识。

三者鼻根[不]嗅香。当知是香从八风起。痴风鼓动爱风吹来。花等诸香从妄想生。颠倒横有从鼻识起。横言是香或称美味。鼻识惊动草木众花皆称是香。如来摄身不嗅香臭。体解非真不赞香触。

四者不动舌识。不说世利不赞婬事。口终不说婬欲触乐。不住狂惑[黍+离]胶屋宅。亦不乐说可爱乐事。增长无明五贼痴爱。是故诸佛不动舌识。

五者意寂不动。不起婬心不念婬事。不想婬乐不动婬根。婬识不转如解脱心。住寂灭处常乐城。安稳无为随学佛心。住真如际。一向入于十八大空九种涅槃。

佛及菩萨得五功德。身形清净常生莲花。身净无垢心亦淡泊。是故诸佛说不婬戒。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婬为极重无索系缚。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为一切诸罪根本。

 
课诵时用真心,生活中用妄心,行吗? 学佛修行

课诵时用真心,生活中用妄心,行吗?

古德有言,「会说不如会听」,说的人没开悟,听的人明心见性,这种例子自古至今很多很多。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都是因为用心不同。说的人如果烦恼习气没断,他不能开悟;听的人心地真诚清净,往往一听一见,他就悟入...
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到说之不尽大利益 学佛修行

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到说之不尽大利益

陈义孝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
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 学佛修行

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

  我们在经论里面体会到、明白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妄心转变成真心,这才叫学佛。妄心转不过来,佛法的真实利益,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不到,这一生当中也跟过去生中一样,种一点善根而已...
放下的真谛 学佛修行

放下的真谛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要是说为自己,那就是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成佛道,这是为自己。如果真的想了生死、成佛道,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必须放下。放下,要懂得放下的真谛,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